【投書】直到19歲,我才發現自己沒有社交障礙:一個逃避依附者的自白 | 李昀璇 / 多元發聲.讀者投書 | 獨立評論 - Deepstash

Explore the World's Best Ideas

Join today and uncover 100+ curated journeys from 50+ topics. Unlock access to our mobile app with extensive features.

逃避型依附性格

從就讀幼稚園到國中,爸媽不斷帶我到各地的心理治療診所,他們認為我有社交障礙,理由是當時的我不敢和長輩問好。「為什麼就是不能當個有禮貌的小孩?」不僅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落空,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夢魘。「既然無法達到你們的期待,那我就選擇不要依賴你們的肯定。」在這樣的想法下成長,我的逃避型依附性格因而形成。

「依附理論」最早出自於英國心理學家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),該理論從觀察嬰兒對照料者的依附模式,進一步得出在人格發展中,嬰兒時期與照料者間依附關係的重要性。而後經過許多心理學者的研究,又將依附類型分為:「安全型依附」、「逃避型依附」、「矛盾焦慮型依附」、「紊亂型依附」。其中,「逃避型依附」的特徵是會迴避其主要照顧者,而在戀愛關係中,則容易忽冷忽熱,不輕易傾訴感受,難以相信他人,也時常拒絕依靠對方。雖然至今各學界對於父母教養對成人依附性格的影響度眾說紛紜,但當我透過測驗,得知自己屬於「逃避型依附」時,回看我的成長過程,才發現原來處處是傷痕。

直到19歲,我才發現自己其實沒有病,只是比其他人安靜且慢熟。我開始接納這樣的自己,也開始和他人這樣介紹自己。我不再逼迫自己和某些人一樣,可以行雲流水地進行口語表達,因此轉而尋找其他的表達方式,並從中建立自我價值。

2

8 reads

結論

許多逃避型依附者或許也像從前的我,當感覺痛苦時,想著對方可能認為:「其他人也是這樣活過來的,你為什麼要這麼悲觀?」就選擇退縮,逃避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,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而我想說的是,人各有各的地獄,就算別人認為無傷大雅,如果你覺得難受,那就是如此,悲傷不容許被比較,沒有人有權力批評他人的感受。

2

1 read

結論2

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,我們都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,一步步撿拾破碎的自己,活得更加完整。

2

3 reads

IDEAS CURATED BY

Read & Learn

20x Faster

without
deepstash

with
deepstash

with

deepstash

Personalized microlearning

100+ Learning Journeys

Access to 200,000+ ideas

Access to the mobile app

Unlimited idea saving

Unlimited history

Unlimited listening to ideas

Downloading & offline access

Supercharge your mind with one idea per day

Enter your email and spend 1 minute every day to learn something new.

Email

I agree to receive email updates